昨天下午,从国家发改委获悉,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,研究确定以下具体举措:
一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
近日,国家发改委赴内蒙古自治区调研研究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,保障市场供应。
二、加快推动复工复产
近期,国家发改委赴内蒙古调研、组织召开煤炭保供稳价座谈会,组织企业座谈,并向企业详细介绍保供稳价政策,部署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和企业保供稳价工作。
一是加快推进钢铁煤炭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。截至11月18日,今年钢铁煤炭行业已具备生产成本,通过实施保供稳价工作,进一步巩固煤炭供给保障能力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截至11月14日,11月份全国建材产量143万吨,同比增长3.5%,生铁产量同比下降3.2%。当前煤炭价格指数仍处于上行区间,保供稳价措施有效落实,有效发挥保供稳价作用。
二是加快推进金融支持钢铁煤炭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。近日,国家发改委赴内蒙古自治区调研、组织召开钢铁煤炭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座谈会,研究加强金融支持钢铁煤炭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。据悉,今年9月份,各地方、各企业要认真执行各项政策,力争在10月份完成钢铁煤炭行业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目标。
三是多渠道、多渠道向上下游企业和重点企业提供煤炭等资源。截至11月14日,已向包括亿华通、津陕煤业在内的多家煤炭企业提供了蒙煤4800万吨煤炭,已在秦皇岛港、山西焦煤、国投新集、山西焦煤、江西、安徽精煤等10个省区中调度超过3亿吨的储备煤生产供应,可满足发电供热需求。
四是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。对于煤炭企业而言,在10月20日前抓紧时间组织核酸检测机构和员工到岗,确保核酸检测机构整体正常运营。据悉,我国已经确定了复工复产的时间表,将在11月15日前全部完成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。
五是扩大煤炭供应。目前煤炭企业已累计生产原煤3.2亿吨、累计原煤4.9亿吨,产地和港口累计生产原煤1亿吨,为全国煤炭市场提供了较强的供应保障。
随着供暖季临近,电厂的煤炭库存已基本消耗完毕,港口煤炭市场将进入传统淡季。而电厂库存已经回落至1亿吨以下,据悉,沿海六大电厂煤炭库存目前已回落至2639万吨。因此,从供需来看,煤炭供需将在12月底开始逐渐改善,届时国内煤炭市场将进入新一轮供需偏紧周期。
钢铁煤炭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已实施
中国煤炭行业十四五规划发布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表示,2021年国家力争完成2021年粗钢产量不得超过去年10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,有望实现2022年粗钢产量突破600万吨。
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蔡拥政在9月18日举办的“全国煤炭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”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2021年中国的煤炭行业基本实现了稳中向好,炼焦煤产量保持稳定增长,煤炭产量增长平稳,煤炭产能增长,煤炭需求增长,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,煤炭市场供应和库存持续增加,煤炭价格出现回落,煤炭企业盈利状况良好,全行业盈利情况改善,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逐步改善,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。
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,2021年中国煤炭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,供需缺口保持在合理区间,煤炭市场总体保持稳定,煤炭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高,煤炭行业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进一步巩固,煤炭行业产能稳步增加,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,发展更加平衡,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,煤炭行业各项指标实现大幅增长,行业基本实现了基本实现了稳中向好。
和讯网期货直播
相关推荐
- 暂无文章